1975年,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简称“检测院”)经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在三峡库区主要断层上建立了多个跨断层定点形变监测网,定期进行观测。由此,长达近四十年的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跨断层观测项目拉开序幕。
水库诱发地震与天然地震一样,发震前后会产生地壳形变。作为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跨断层观测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宜昌至巴东库段建立起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综合性区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揭示三峡工程建设和蓄水过程中工程重点与敏感部位的地壳形变,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预报和机理研究服务。
此时,新中国成立30周年,各方面条件较为欠缺,测绘人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监测区域属鄂西山区,是我国整个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是湖北境内海拔最高的地区,山高谷深,四季分明,温度变化显著,山体阴面和阳面的温度相差悬殊。当时测绘装备比较落后,检测院测量大队的队员们身背沉重的观测仪器,跋涉于山水之间。恰逢冬季,山路泥泞,天气严寒,他们以超常的毅力,历尽艰辛,出色的完成了测量工作。
在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很多高精度、地形条件恶劣地区测量数据的获取还是离不开人工实地量测。刘海波同志是跨断层测量观测小组的领队,他带领着检测院队员们,每人身负数十公斤的观测设备前往测区,几十年如一日的进行野外测绘工作。激光测距观测点需要互相通视,一般选在断层两侧山头基岩处,人迹罕至,上点途中山路崎岖,树木茂密,行进困难,因此砍树开路成了检测院测量小组每年的例行任务。天气也是影响观测的另一重要因素,相关规范对最佳观测时段有严格要求,一旦错过,当天的观测成果就不能使用,必须第二天重测,以保证数据质量。老测绘队员说有一年天气不好,大雾封山,所以他们连续一个星期都坚持蹲点守望,等待雾散云开,争分夺秒完成测量任务。
2000年9月的一天,队员们结束一天的测量工作准备下山,天色已晚,山路蜿蜒崎岖,队员们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艰难前行,疲劳与饥饿冲击着队员们的精神与身体,老测绘队员陈晋体力不支,不慎跌落山下,腿部骨折。但第二天腿部上好夹板后,为了不增加同事们原已饱满的工作量,他坚持随队出发,承担数据的记录与测量调度工作。事后,他轻描淡写地说:“我是检测院的一份子,这是我的本分。”这样危险的时刻,我们每天都在经历,野外测绘环境的恶劣不能够动摇我们内心对科学的信仰与追求。
据检测院的老同志回忆,有好几次上山时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可爬到半山腰,突然乌云密布,雷暴交加,山体滑坡,无路可走。从鬼门关擦身而过,大家心里都很沉重,却还是坚持等到雨停,继续完成当天的测量任务。
每当结束一天的外业测量,夜晚降临的时候,队员们依然不能够休息,他们必须趁热打铁,将白天测量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以确保测绘成果质量。最后,要清点、准备明天需要的所有仪器设备,保证第二天清晨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待所有工作完成后,队员们晚上会在山下的小馆子里聚一下,吃顿便饭,聊聊生活、聊聊理想。对我们大多数的年轻测绘工作者而言,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
从1979年至今,当年意气风发的第一批测绘队员已步入知命之年,初出茅庐的年轻队员们如今成为三峡跨断层观测工程的中流砥柱,我们薪火相传,不怕艰难险阻,早已将测绘精神融入血液。野外测绘工作的特殊环境条件,老测绘队员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大家变成了甘苦与共的一家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测绘装备更新换代,然而测绘工作者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新一代测绘人不但继承了老一辈测绘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常年在地形复杂,风云莫测的土地上负重攀登、艰苦跋涉,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为测出精确数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如此,在检测院看来,新时代下传承测绘精神还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赋予测绘精神新的内涵,用青春表达,用一生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