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中国测震站网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测震站网规划》)和《中国地球物理站网(地壳形变、重力、地磁)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地球物理站网规划》)于近日印发。为做好实施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同志对《测震站网规划》和《地球物理站网规划》背景、目标、任务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防震减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指出要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中国地震局党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2018年6月,出台了《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现代化建设三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构建了防震减灾科学技术、业务体系、服务能力、社会治理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布局。2019年5月,制定印发《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提出“发展由测震观测网和重力、形变、电磁、地下流体等地球物理观测网组成的集约化观测系统,实现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协调布局,形成覆盖我国海陆及周边地区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立体化的现代化综合地震监测体系”。2018年,印发的《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提出“针对地震监测预报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能力短板空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面向政府、社会、行业和公众需求,以强化公共服务为目标,针对监测站网、仪器装备、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地震速报、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业务评估等环节构成的业务链开展改革设计,构建科学合理、流程清晰、协同集约的业务架构”。
编制《测震站网规划》和《地球物理站网规划》,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地震监测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厘定目标,强化产出,构建立体地震观测体系”改革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站网建设的规模、类型和技术指标,引导和规范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激发活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共同参与地震站网建设的一项重要推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提出关于全国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地震部门制定了防震减灾的国家级规划和专项规划,但是在全国范围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方面,还没有出台过全面系统的规划。编制《测震站网规划》和《地球物理站网规划》,也是中国地震局履行法定职责,补齐地震监测体系建设与发展“短板”的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测震站网规划》和《地球物理站网规划》编制工作于2019年3月启动,历时近1年,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同志多次就相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编制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局党组关于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布局,紧紧围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求,坚持以目标和需求为导向,聚焦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现代化水平,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国际前沿地震科学研究服务能力,针对我国全境,瞄准重点地区,按不同功能科学设计监测站网布局。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邀请中国科大、北京大学、地质大学、南方科大、中山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精密测量院等科研机构的地球物理学科专家,与地震系统内科技人员共同组成工作组,充分调研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详细梳理中国地震监测站网在观测布局、数据产出、应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讨未来需求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地震监测站网的功能定位。并结合中国大陆构造动力来源、活动构造、地震分布、人口经济等因素,完善科学依据,对站网进行分类设计,不断完善内容。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过程中,采取座谈会、函调等方式,充分征求系统内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专家意见建议,并邀请陈运泰院士、孙和平院士、刘经南院士、张培震院士、陈晓非院士等知名同行专家进行论证,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深入研究,2019年12月16日,局党组会议审议,经过修改完善,最终完成印发稿。因此,监测站网规划的编制是一个科学总结、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规划的突出特点
监测站网规划充分兼顾科学性可行性,规划的技术指标都是基于当前已有的认识和成熟的技术,着重解决地震测报“又快又准”和地球物理观测高分辨率高准确性两方面的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功能导向。明确测震站网和地球物理站网的主要应用与功能定位,分级分类设计观测布局和仪器配置,提高全国不同类型地震(振动)事件的监测和识别能力,为强震机理探索、物理模型构建、强震预报实践等提供多时空尺度的数据约束。
二是突出协同观测。针对当前地震监测数据综合利用效率低的现状,更加注重协同观测。在测震站网方面,开展多频带测震和强震协同观测与数据融合;在地球物理站网方面,综合应用GNSS、InSAR、地磁和重力观测数据,进一步提升空间分辨率和观测效率。同时,在选址和布局设计中更加注重共址观测,既提高观测数据的可比性,也进一步降低观测成本。
三是服务风险防范。在人口稠密地区,特别是地震灾害高风险地区,强化近场加速度观测,产出高质量的地震监测数据,获取地震实时信息,为烈度速报、地震预警、建筑破坏分析、抗震设防等防震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对标国际先进。在仪器配置上向更宽频带、更大动态范围、更低仪器噪声的方向发展,向立体观测发展,向小型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未来将根据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基于地震科学认识的深化,进行科学评估和动态调整。
四、规划的设计目标
《测震站网规划》的设计目标是:到2030年,构建包括3036个基准站、35580个基本站,覆盖全国、重点加密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测震站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产品。
——提升地震速报能力。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2.0级地震速报,震后1分钟内发布自动速报结果,5~10分钟完成地震正式速报,10分钟内完成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5.0级以上地震正式速报。
——提升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3~10分钟内完成4级以上地震烈度速报。
——提升地震预警能力。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形成更加完善的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地球物理站网规划》的设计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我国大陆地区相对均匀、活动块体边界带和重点地区适度加密的观测规模。
——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建成280个基准站和1018个基本站,实现对我国大陆地壳形变场的动态监测,对活动地块及边界带运动与变形的准确刻画;实现对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地区和华北地区地壳变形场的动态监测和对强震危险源的有效识别。
——提升重力监测能力。建成30个基准站和138个基本站,实现对我国大陆及周边岩石圈构造运动的整体监测,获取重力场变化背景场图像,为大震长期危险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重力站网提供统一基准。强化对地震重点监视区及活动地块边界带构造相关重力变化信息监测,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重力场变化图。
——提升地磁监测能力。建成60个基准站和316个基本站,实现对我国地磁基本场及其动态变化的精细描述,为获取岩石圈磁异常和地磁日变异常、地磁扰动异常等变化磁场信息,提供连续、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基本形成立体化的地磁站网布局。
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途径
到2030年,将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两步走”的方式逐步实现《测震站网规划》和《地球物理站网规划》的设计目标。
第一阶段:当前至2025年。统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等在建项目,推进全国地震台网升级换代工程、地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等国家层面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完成测震站网规划建设规模80%左右,地球物理站网规划建设规模70%左右的目标。
第二阶段:2026年至2030年。将完成规划全部建设任务。
此外,未来还将通过扩大合作共享,与气象、测绘、高校等部门和机构共享GNSS、重力等观测数据,实现观测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为顺利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规划目标,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法规保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各类资金投入,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相关文档:《中国测震站网规划(2020—2030年)》和《中国地球物理站网(地壳形变、重力、地磁)规划(2020—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