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 网站搜索 网站地图
 

/images/logo.png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办

我所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当时所内设有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测量、海洋等四个学科组,其中大地测量组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测绘科研机构。之后,经过一系列调整与重组,于1970年9月成立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1978年5月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979年5月与湖北省地震局合并,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1998年4月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我所面向国家和湖北省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需求,以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中心,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依托,以地震大地测量为主导学科,以地震观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为主要特色,以观测技术和计量检定为支撑,强化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建设,力争将研究所逐步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国家级地震科学研究基地,为湖北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和技术支撑,也为中国地震局提供地壳形变学科的全国技术管理和支撑,服务于国家防震减灾主责主业与重大工程建设。

一、独特完备的学科体系

(一)建设发展地震大地测量特色学科体系及研究基地

我所立足于地震监测预报和科研的实际需求,将GNSS、重力(卫星重力)、倾斜应变、InSAR应用于地震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观测,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在空间技术方面倡导并推进“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建设,为地震科研和预测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拓展了大地测量学应用领域,将交叉学科领域——地震大地测量学开拓成为我所的主导学科。

经过多年建设,我所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震大地测量学科,建立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大地测量观测体系,设计建立了全国性的GNSS、重力等观测网络,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和重力场演化的持续跟踪分析,建立了国家重力学科中心、国家形变学科中心、GNSS数据处理中心等学科监测管理和数据分析中心,并承担中国地震局地壳形变学科组依托单位职责,为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实践、地震科研、地球动力学研究、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理论、技术和观测数据支撑。

近年来,通过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大震的研究实践,我所的方向任务有了新的拓展,推动地壳形变、重力(卫星重力)、“GPS地震学”“GPS与电离层”、新一代卫星重力学、InSAR、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新理论、新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和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同时,立足自身特色,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对水库诱发地震、SLR观测技术、地震预警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关,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推动特色学科发展。在现代大地测量基础上,形成了以“深化基础应用研究,推动观测技术创新、观测仪器研发与计量标准化,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为主线的较为完备的地震大地测量学科体系。

(二)推动观测体系与技术创新

我所倡导并推进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立项与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不仅为我国的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开创我国地学数据资源共享之先河,同时还有效服务于我国的基础测绘、地球环境监测、国民经济建设,提升了国际形象。

我所首次提出了地震卫星概念,是地震电磁卫星的奠基单位。2003年,我所牵头承担了第一个电磁卫星项目——科技部863计划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卫星计划的预研与制定”,获批经费100万元,用于地震卫星各载荷的制定与可行性分析。2008年,承担了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卫星等离子体与高能粒子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获批经费353万元,用于GNSS无线电掩星与高能粒子数据处理及其在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尤其在掩星反演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反演精度到达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承担了部分“地震卫星地面验证”项目,经费共计75万元。大量研究成果为地震电磁卫星工程的立项和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所也是中国地震局行业内推动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主要单位。我所围绕地震、防灾减灾、国土、测绘、海洋等行业对地球物理环境变化监测需求,积极推动发展电磁监测、重力卫星等地球物理场探测技术。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协调下,于2015年成功推动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电磁、重力)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

我所是国内较早开展水库诱发地震监测与研究的单位之一,先后包括对三峡、丹江口在内的近10个水库进行了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及相关研究。近年来,为保障三峡工程安全,在该区域建成了集测震、强震动、重力、电磁、地下流体、地壳形变、地下结构等多种观测手段的立体观测系统,开展“井下-地面-空中”一体化地震背景场综合监测,研究三峡水库蓄水不同阶段的地壳应力-应变场、重力场、地下流体场的时变特征,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探索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和机制。该研究成果于2006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到了三峡总公司的认可和肯定。我所依托“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建立了可靠的水库地震类型判别标志,创新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峡水库地震类型快速识别及趋势判定系统。该系统已多次为三峡有感地震的类型识别和趋势分析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并推广应用于云南、广西等地。

(三)加强仪器研制工作

我所以数字地震观测技术、重力观测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形变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工程技术、计量检定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体,研制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观测仪器,广泛服务于国家数字化地震台网和援外地震台网。

重力仪研制。我所研制的系列重力观测仪器促进了国家科技进步,其中ZYZY型海洋重力仪曾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DZY-2型海洋重力仪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DZW型重力仪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广泛应用于全国重力观测台网。

超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研制。我所研制的JCZ-1超宽频带数字地震计和CTS-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计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地震台网。CTS-1地震计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使用104台,首都圈地震台网使用5台,国外地震台网使用29台。JCZ-1地震计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使用17台,国外地震台网使用5台。

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研制。我所研制的SS-Y型伸缩仪、DSQ型水管倾斜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VP宽频带倾斜仪等多种地壳形变观测仪器在全国200多个地震台站得到了普遍应用。研制的系列大坝形变监测仪器已成功应用于12项国家重大工程、100余座大坝形变监测,为大坝运行安全监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量仪器研制。我所研制的JSJ精密水准仪经纬仪综合检验仪是室内检定国内外各类水准仪、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新一代计量标准仪器,曾获得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地震、测绘等系统近350个单位使用。

第四代人卫激光测距仪研制。我所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功研制的第四代人卫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100cm)的TROS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被纳入国际激光测距服务组织(ILRS),可对低、中、高轨卫星进行夜间、地影、白天的全天时观测,曾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中国流动SLR的空白和国际SLR跟踪网在亚洲腹地的空缺。2016年,我所利用该系统在山东荣成、湖北武汉等地开展观测,为陆态网络项目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基础性研究数据。

高精度光学棱镜研制。我所研制的高精度光学棱镜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目录,成功应用于北斗系列卫星、海洋二号、天宫一号及系列皮纳卫星。目前,我所正在开展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TP-1卫星激光反射器的研制工作。

地震安全监控系统研制。我所实施的“高铁与核电工程地震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其中高铁地震安全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京津、向莆、甘青等20余条高铁线路中,提供自主研发设备近千套,总监控里程近万公里,国内市场应用面达70%左右;核电地震安全监控系统成功替代了国外产品,被我国两大核电集团(中核和中广核)评定为国内唯一的合格供应商,并在秦山、岭澳、石岛湾等20余座核电站广泛应用,国内市场应用面达90%以上。此外,我所还成功研制出地震烈度仪、地震数据采集器和四通道强震仪,为地震预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科学研究与理论成果

我所的研究方向为:通过重力、定点形变、GNSS、InSAR、SLR等观测,获取地表形变及地球深部物质密度在震前、震间、同震及震后的变化,研究地壳和活动构造的运动学、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态势及其机理。

(一)空间大地测量研究成果

我所“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研究”成果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被国际科学评论人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亚洲大陆地壳运动研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项成果,可直接回答该地区许多构造变动的重大运动学问题,加深了人们对区域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的理解,是对科学的一项重要贡献”。该成果首次实现了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定量化研究,推进了中国活动构造的定量化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深部破裂与龙门山抬升”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该研究成果同时实现了技术和理论两个创新,一是发展了“多手段融合”识别大震同震位移信号的重要思想;二是提供了青藏高原挤压隆升的“大地测量学”证据,修正了先前认为的中下地壳膨胀导致龙门山抬升的观点,该成果2012年获得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所专家利用GNSS这一手段,深入开展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研究、高频GNSS联合地震波进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强震GPS应急观测技术及应用研究,针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国内外重大地震事件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了地震大地测量学的内涵。同时,我所面向地震系统内外产出GNSS数据产品,对Bernese GNS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之能够解算北斗观测数据,提高了BDS的定位精度。

(二)基于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我所利用流动重力观测获得的重力场动态变化,结合地震孕育过程及相关知识,探索地震孕育的中期重力场演化特征,总结提出了利用重力手段进行强震预测的基本理论方法,发展提出了闭锁剪力模式;首次提出并严格推导了地球(地壳)内部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模式理论,为重力与形变数据融合分析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利用重力数据反演位错或构造活动模型、地壳三维密度时变,为物理预报发展提供了方法基础。这些研究引领着地震重力学科的发展,为地震分析会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卫星重力应用研究成果与进展

我所陆续开展了地震重力变化监测应用需求分析、关键指标仿真模拟分析、国际卫星重力数据产品的精细化处理方法、大地震同震及震后重力变化监测和卫星重力场模型建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多年积累,构建了标准化重力学科产品,实现了对地震重力时空变化异常信息进行提取与监测,对地震重力变化异常进行跟踪,为实现地震监测业务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日常业务平台,对中国大陆及近海区域年重力变化、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区重点区域、南北地震带年重力变化进行运行监测,开展中长期危险性动态评估,实现了为南北地震带的强震中长期危险性评估提供时、空、强方面判定依据的地震监测应用能力。2013年,“基于卫星重力技术的地震重力变化监测”成果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

(四)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壳运动、地壳形变研究

通过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壳运动、地壳形变基本动态特征,认识其与构造强震的孕育、发生过程的关联性。大尺度地壳运动具有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小尺度地壳运动会存在增强或减弱的变化,大尺度地壳运动可对较小尺度的地壳运动提供一定的约束,研究小尺度的地壳形变更为复杂、同样重要。我所利用定点形变连续观测产出的目前观测精度最高、连续性最好的地壳形变时间域微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地壳变形微动态变化,并结合固体潮汐参数,捕捉地壳介质力学参数变化信息,获得直接的力学前兆。

三、科研平台与产品服务

我所作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形变学科组的依托单位,积极组织专家发挥科学智囊和技术管理作用,认真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形变台网日常运行管理、形变观测数据产品产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国家地壳形变学科支撑平台

作为“国家地壳形变台网中心”依托单位,我所建立了集质量评价、信息共享、科

研指导为一体的学科监测运维及科研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监测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使台网技术评价智能化、指标展示科学化,为学科中心成果转化和开展深层次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利用形变观测手段积极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实践,研制了一套针对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处理软件。通过适当的滤波与时-频分析,对不同采样率的台站形变数据,确定不同地球物理事件各自特定的响应频段,特别对地震前不同采样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有特征的频谱现象,这些特征现象在地震预测中发挥了作用,在震前有成功预测地震的实例。

(二)国家重力学科支撑平台

作为“国家重力台网中心”依托单位,我所通过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中国大陆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及常规地震监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大陆近年重力变化速率图”,揭示了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大陆物质迁移、构造运动等重力场变化的背景信息,为研究我国大陆长期地震趋势、区域环境演化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我所还通过对大华北、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地区等区域重力变化进行成场成网观测,分阶段逐区监测获取中国大陆现今空间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壳运动变化状态及重力场变化状态,为强震中、长期危险地点判定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国家大地基准维护提供基础数据。

2016年,我所重力科研团队观测到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前的明显重力变化,并在重力学科年度趋势报告中给出了准确的地点预测意见。

(三)中国地震局GNSS数据产品服务平台

我所牵头建立了中国地震局GNSS数据产品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60个GNSS基准站和2000多个区域站为数据源,采用国际著名的GIPSY、GAMIT和BERNESE软件进行处理,联合地震系统多家单位共同发布,极大地推动了GNSS数据共享,为地震监测、科学研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与应用平台

我所以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为基础,结合三峡库区地质构造背景和现今地壳运动特点,开展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地震环境影响及地震类型快速判定研究”,成功开发了具备快速进行地震分析、地震类型识别及震后趋势判断等功能的“基于MapGIS的三峡工程蓄水后诱发地震灾害预警预报与辅助决策系统”。该研究成果在三峡地区的基础研究、地震预报、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显著推动了我国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MapSIS”地震分析预报平台

在监测预报支撑软件方面,我所开发的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Mapsis)自1999年诞生起至今已连续运行18年,成为全国地震系统分析预报人员重要的资料处理工具和难以或缺的日常周震情跟踪、月会商、紧急会商工作平台。该系统是第一个基于GIS平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大型综合性软件系统,它将最新的GIS技术、网络技术、COM控件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地震预报研究中发展的最新预报方法整合,为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工具。系统以数据库、知识库为基础,以GIS为支柱,以分析预报方法为中心,以结果的动态演示为手段,组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地震活动、地震前兆资料、地质构造条件、地球物理环境及其它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对增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高地震分析预报的科学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电离层数据产品产出中心

为促进电磁卫星的应用发展,我所组建了“电离层数据产品产出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GNSS中性大气与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研究、地震电离层异常效应研究和电离层GNSS TEC监测与地震预测研究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为我国首颗电磁实验卫星地面掩星数据处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在服务监测预报主责主业方面取得了进步。

2016年,该中心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分析预报网(APnet)上报了5次与空间天气无关的电离层异常事件,分别划定了5个地震危险区,确定了每个危险区的地震震级,建议有关单位对危险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异常跟踪,并成功捕捉到了5月11日西藏昌都市丁青县M5.5级地震和10月17日青海玉树州杂多县M6.2级地震震前一周的短临异常。

四、有代表性的新一代观测系统与仪器

(一)重力卫星观测系统

2016年,卫星重力研究团队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民用重力梯度测量卫星项目的规划与立项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我所代表地震行业,作为第一用户,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航天卫星预研项目“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系统技术”,共获批经费2830万元,为民用重力梯度测量卫星在“十三五”末期的工程立项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卫星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的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

我所积极开展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及相关研究,服务于库区地震会商及趋势分析。2000年我所承担建设完成了当前世界上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观测手段最全和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和地震监测总站组成。系统投入运行近二十年来,产出了大量观测数据,为三峡库区地震活动跟踪和监测、地震趋势判断、库区地震应急处置、水库诱发地震研判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发挥了应有作用,达到了建设目标和设计要求。

(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

我所在成功建设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的基础上,2013年承担建设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四)高铁、核电地震安全监控系统升级版

在成功取代国外进口设备、实现设备国产化的基础上,我所积极推动研制高铁与核电地震安全监控系统升级版。高铁地震安全监控方面,正在探索发展直接参与控车控电技术;核电地震安全监控方面,正在探索发展直接参与控堆技术,开展核级设备取证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并跑、领跑,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五)高精度绝对重力仪

为结束我国绝对重力仪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保障地震、测绘应用,2012年我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等单位,成功申报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研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总经费6111.6万元。几年来,科研人员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现已研制出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样机,测量不确定度约5uGal,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项目要求,正在持续提高产品成熟度和工程化水平。通过项目实施,将打破国外的产品垄断和技术壁垒,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市场需求。

(六)CT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和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

CT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和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是我所最新研发两种地震监测仪器,分别是CTS-1E甚宽频带地震计和JCZ-1超宽频带地震计的升级产品,具有噪声更低、性能更稳定的特点。该仪器特别适合在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进行地震监测(包括水库地震、火山地震监测和核爆破监测),还可用于地球深部构造、板块活动性研究等地球物理研究与应用领域,在工程建设上也有广泛应用空间。

(七)宽频带地震电磁辐射探测系统

对地震事件前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震前可能存在低频电磁扰动,目前常规地震电磁辐射观测采取低频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雷电等电磁干扰源具有很宽的频带范围,仍有必要结合宽频带观测以便能够更可靠地区分信号源。我所研发的宽频带地震电磁辐射探测系统为地震电磁辐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该系统具有频带宽、场地限制小的优点,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的波形细节信息和同源信号到达不同台站的到时差,对于电磁辐射信号的具体辨识具有现实意义。

(八)静电反馈倾斜仪

静电反馈倾斜仪是采用航空航天技术中重力测量卫星的静电加速度计原理,按照地形变前兆观测仪器倾斜仪的入网标准指标,自主研制的一种新型倾斜仪。它是一套既能观测水平倾斜量,又能观测旋转量的地动探测仪器,满足宽频带地壳运动信息观测的需要。与现有的经典倾斜仪相比,由于该仪器采用独特的静电反馈技术和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使仪器具有观测频带宽、单质点水平量与旋转量测量、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好等特点。该仪器的成功研发不仅能有效填补我国没有地壳运动旋转量观测仪器的空白,而且有望基于其宽频带观测与旋转量观测的特点,探寻与地震有关的信息。

(九)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

垂直摆倾斜仪是用来检测地倾斜变化的(固体潮)形变仪器。我所研制成功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该仪器主要用于地倾斜检测及科学研究领域,应用范围包括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各省级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相关学术科研机构等。

五、标准化与计量检定成果

(一)标准化工作成果

一是应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编制了国家计量规范和规程,已在全国应用。

二是作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形变学科组依托单位,牵头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促进了学科的规范化管理和运行,保障了观测体系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是我所研制的应用于全国地震台网的观测仪器,都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生产标准、检定规程,符合地震行业标准的要求。研制的核电预警系统符合目前通用国际标准、国家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核电厂地震仪表准则、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抗震鉴定等标准要求。

(二)计量检定工作成果

一是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中心不断发展壮大。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心获得批准和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共有4项(其中2项为湖北省最高计量标准),授权的检定项目共有8个,校准项目共有6个,较好地达到了覆盖地震大地测量领域的专业性计量检测能力,技术装备和专业计量实力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全站仪、GNSS接收机、水准仪等常规地震大地测量仪器检定项目在满足行业内部需要的同时,还积极服务于工程建设、测绘、工业等领域;而条码水准尺、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陀螺经纬仪的检定校准项目则彰显了地震行业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地震行业的知名度;同时,中心还积极拓展振动、测深、无人机相机等计量检定项目,进一步拓宽计量检定中心的服务面,提升地震计量知名度。

二是完成了武汉比长基线场的升级改造。该基线场始建于1983年,1985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取得计量授权资质,2014年为配合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区建设进行了升级改造。基线场全长3.1公里,由10个观测点和一栋实验管理楼组成,是我国首条1公里以上的高精度野外比长基线场,建成后连续三年使用24根优质铟钢线尺进行丈量,评定基线精度优于1/250万,处于国际领先、国内精度最高水平。近十几年来,利用该基线场累计完成各类仪器(全站仪、GNSS接收机、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手持测距仪、激光垂准仪等)的检定、校准与测试工作逾10万台套。

三是完成了重力基线场建设。为适应目前地震系统乃至国家的精密重力测量的全新要求,我所在武汉市郊木兰山,利于其天然高差建立了木兰山重力基线场,并在此基线上开展了大量的重力仪性能测试、格值标定等科研实验。

(三)形变仪器检定测试全套技术

建立了形变仪器的检定测试系统,包括水管倾斜仪检测装置、伸缩仪检测装置和摆式倾斜仪检测平台系统,实现了对形变仪器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检定,对形变仪器关键技术指标的测试以及对形变仪器质量和整体性能的定量评价。

该系统针对数字化高精度倾斜和应变仪器重要参数指标的计量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溯源方法和检测设备的创新性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对地壳形变仪器关键指标精确测定方法与技术的空白,其检测技术与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中国地震局有关项目的仪器技术检测中得到应用,对于推进地壳形变观测技术进步、提升监测水平及预测分析能力、培养地震前兆观测标准化人才队伍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地震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六、“十二五”以来的科研项目与产出

“十二五”以来,我所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等国家级研发项目55项。其中我所牵头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研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是中国地震局系统承担的第一个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909篇,其中SCI论文63篇,EI论文93篇,核心期刊论文314篇,部分SCI论文在JGR、Tectonophysics、GJI、中国科学等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编撰出版学术专著7部。

获得以“核电地震仪表系统检测装置”“倾斜仪现场标定的微倾斜产生装置”为代表的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120项。此外,还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正在申报中。

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9项,“高铁与核电工程地震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获得2016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